胞姫神社
新潟縣/柏崎市
胞姫神社
在越後之風守護下的安產、求子神社
胞姬神社位於距北陸自動車道米山交流道與JR笠島站各約6分鐘車程的地方,自古以來便以安產、求子之神聞名,深受全國人們信仰。相傳1186年(文治2年),源義經一行為躲避風暴在此地登陸時,其正室忽然臨盆,並在臨時搭建的產所順利誕下嫡子。作為感謝安產的回禮,家臣武藏坊弁慶將嬰兒的胎盤和羊膜等胞衣奉納於此,並在此祭祀源氏的氏神「諏訪神」和「八幡神」,這也成為了此神社的起源。如今神社周邊仍留有許多相關遺跡,至今依然吸引縣內外眾多民眾前來祈求求子、安產以及子女平安成長。

- 據傳1186年(文治2年),源義經的正室在此誕下嫡子,作為感謝安產的回禮,創建神社並奉納胎衣祭祀神明。
- 社名中的「胞」,意指包覆胎盤與胎兒的胞衣。自古以來,胞衣被視為孩子的分身且具有靈力,因而備受珍視。
- 在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,被尊稱為「胞衣姬大明神」,當作安產與求子之神的擴展到各地,信仰日益隆盛。
旅途中刻下的和風印記
以傳統墨書與朱印構成的簡約設計,搭配能讓人聯想到季節或孩童的圖案點綴。由宮司親筆書寫,因此僅在特定日期時間頒布,是極具珍藏價值的御朱印。
七五三節
初宮參拜
緣結良緣
斬斷惡緣
財運提升
生意興隆
驅邪避厄
健康平安
安產祈願
合格祈願
行車平安
求子順利
演藝成就
戀愛順利
五穀豐收
闔家平安
學業進步
病痛平癒
追尋過去的故事
起源・沿革
跨越風暴誕生的生命傳說
胞姬神社的名稱源自「胞衣」,指胎盤、臍帶及包裹胎兒的膜等的總稱。在日本,自古以來胞衣被視為孩子的分身,並具有靈力,因此備受珍視。神社創建於1186年(文治2年)。當時源義經一行從直江津乘船前往奧州途中遭遇暴風雨,被迫登陸於此地。就在這時,義經的正室臨盆,眾人搭建臨時產所迎接嫡子的誕生。據說家臣武藏坊弁慶在當地鎮守神社前拼命祈願,使產婦的疼痛緩和並順利安產。義經一行喜不自勝,為感謝神明奉納嫡子的胞衣,並祭祀源氏的氏神諏訪神與八幡神,成為神社創建的起源。由於這段緣起,胞姬神社被視為安產、求子、育兒之神,至今仍吸引全國各地的參拜者前來祈願。周邊也保留著與此相關的地名與遺跡,如當年的產所遺址「龜割坂」,以及弁慶以金剛杖刺地湧出的泉水「弁慶產清水」等。
社殿
吸引眾多人前來祈求求子與安產的神社
被森林靜謐氣息包圍的社殿,雖規模不大,卻能感受到其歷史意義與深厚的信仰力量。社殿前有狛犬守護,向拝正面的木鼻雕刻著龍、獅子、象等圖案,細緻精美。來自全國的參拜者前來祈求求子與安產,並舉行祈禱儀式,社殿內奉納著安產祈願的千羽鶴,也是這裡的一大特色。此地流傳著源義經嫡子誕生的傳說,自創建以來歷經時代變遷,仍被人們視為神聖之所,持續受到虔誠信仰。主祭神為主管安產與育兒的息長足姬尊,配祀神有譽田別命、高龗神與建御名方命。通往社殿的參道兩旁矗立著參天巨木,讓前來參拜的人在寧靜與莊嚴的氛圍中感受到心靈的平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