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久比禮志神社
富山縣/富山市
多久比禮志神社
因神明的啟示而開始製鹽,並於此鎮座的古老神社
位於JR東八尾站車程約6分鐘處的古老神社。672年(白鳳元年)時,國魂神在神通川顯靈並給予啟示,從此開始製鹽,因而得名「鹽」,並建立此神社以表達感謝、祈求生活安泰。如今,神社仍是人們舉行初宮參拜、七五三等人生重要儀式的場所,深受當地居民喜愛。境內散布著多處能量景點,還有集滿8顆玉後串成的獨特御守「御鹽玉」等話題授予品。這裡融合了歷史、信仰與地方文化,是令人感到寧靜安心的休憩之所。

- 建於672年(白鳳元年),是傳說中被神明賜予鹽的古老神社,也是富山市內歷史最悠久、最具格調的神社之一。
- 坐落於產鹽之地,為感謝鹽的恩惠而建立神社供奉國魂神,並成為人們敬仰的對象,同時「鹽」這個地名也由此誕生。
- 相傳神明化作白髮老人的身影出現在神通川,並成為此地地名的由來。
旅途中刻下的和風印記
有一般御朱印、每月更換設計的月替御朱印,以及印有神明名字的御朱印可供領取。使用起源於奈良時代的德島縣產阿波和紙製作,因此連手感都值得細細品味。「初辰(發達)御朱印」則需歷時8個月才能完成。
七五三節
初宮參拜
緣結良緣
斬斷惡緣
財運提升
生意興隆
驅邪避厄
健康平安
安產祈願
合格祈願
行車平安
求子順利
演藝成就
戀愛順利
五穀豐收
闔家平安
學業進步
病痛平癒
舉辦月份 | 節慶 | 時間 |
---|---|---|
每月 | 初辰祭
每月的第一個辰日(龍日) |
|
每月1日 每月15日 |
月次祭 | |
1月1日 | 元旦祭 | |
2月20日 | 祈年祭・鎮火祭 | |
4月12日 | 例大祭 | |
6月 | 夏越大祓
6月的最後一週 |
|
11月23日 | 秋祭 新嘗祭 | |
12月 | 師走大祓
12月的最後一週 |
追尋過去的故事
起源・沿革
與神通川流傳的神話相伴而行的神社
公元672年(白鳳元年),相傳林宿禰彌鹿伎乘船行經神通川時,忽然遇見一位白髮老人,告訴他「對岸松樹旁的泉水是鹽水」,說完便消失不見。隨行的人們將泉水煮沸後果然煉出了鹽,因此認為白髮老人就是國魂神,並視此為開拓此地的神託,從此開始製鹽。為了祭祀國魂神、感謝鹽的恩惠並祈求生活安寧,便建立了多久比禮志神社,「鹽」這個地名也因此誕生。神社的御祭神為彥火火出見尊、豐玉毘賣命以及鹽椎神,作為守護當地的神明深受居民敬仰。如今也作為初宮參拜、七五三等人生節目舉行之地而廣受喜愛,是人們在重要時刻前來參拜、祈求庇佑的信仰中心。
社殿
蘊含歷史與神力的神聖境內
雖然神社曾在南北朝時代的1369年(正平24年)因戰亂而焚毀,但於1376年(天授2年)重建。然而隨後進入戰國時代,在1573~1592年的天正年間,再度因兵火而使境內荒廢。據傳直到江戶時代,神社仍因其由來與地名被親切地稱為「鹽之宮」。如今的社殿以混凝土重建,外觀洗練而莊重,歷史悠久的狛犬則靜靜守護著境內。參道兩側有刻著三巴紋的神馬像、文久4年(1864年)奉納的石燈籠,以及被視為能量景點的手水舍與龍像,旁邊還有龍神與帶有蛇紋的石頭散落其間,與四季花木一同訴說歲月。據說龍神是力量極為強大的神明,可以輕觸或拍照祈求力量。而蛇則象徵財運、避邪與姻緣,深受參拜者喜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