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光院 萩之寺
大阪府/豐中市
東光院 萩之寺
萩花綻放、靜謐時光流淌的祈禱之寺
位於阪急電鐵曽根站步行約4分鐘處的一座曹洞宗寺院。創建於奈良時代,至今已有約1300年的歷史。以「萩之寺」的愛稱廣為人知,許多人在秋季期待觀賞盛開滿溢的萩花美景。雖身處都市之中,境內依然流淌著靜謐的時光,並可透過寫經與坐禪等體驗活動,度過一段面對內心的時光,這也是其特色之一。被寧靜氛圍包圍的本堂、代代珍重傳承的貴重佛像,以及優美修整的庭園「萩露園」,同樣極具魅力,是一處值得造訪以自我省思的療癒空間。

- 奈良時代的735年(天平7年),相傳由高僧行基開創,至今已有約1300年歷史的古剎。
- 1590年(天正18年)小田原征伐之際,豐臣秀吉公得夢兆啟示,從相模國「大雄山 最乘寺」迎請道了大權現。
- 大坂的「川崎東照宮」在廢社前遷座,並移築本地堂,供奉成為東照大權現的德川家康公之本地佛──厄除藥師如來。

副住持
村山 博雅
2011年就任為全日本佛教青年會理事長,致力於東日本大震災的支援工作。現任世界佛教徒青年聯盟會長,非常重視在寺院與人們相遇的時光。
旅途中刻下的和風印記
隨季節推出的限定御朱印種類豐富,以鮮豔的設計深受喜愛。有的點綴施華洛世奇水晶,有的則有立體蝴蝶翩然起舞,華麗又色彩繽紛可愛,彷彿預示著好事將臨的別緻一紙。
七五三節
初宮參拜
緣結良緣
斬斷惡緣
財運提升
生意興隆
驅邪避厄
健康平安
安產祈願
合格祈願
行車平安
求子順利
演藝成就
戀愛順利
五穀豐收
闔家平安
學業進步
病痛平癒
舉辦月份 | 節慶 | 時間 |
---|---|---|
每月1日 | 道了大權現每月參拜
火神・商神、火災與竊盜厄除、心願成就、鐵道・航空交通安全 |
|
每月24日 | 無顎地藏尊緣日
祈求牙痛、口腔疾病痊癒、水子供養、求子・安產、良緣、家宅平安等御利益 |
|
1月1日〜1月15日 | 出世開運・學業合格 仁孝天皇、毘沙門天王初詣
阪急沿線西國七福神集印巡禮 |
|
2月3日 | 節分星祭 追儺式 | |
3月 | 春彼岸大施餓鬼法會
於最終週日舉行 |
|
5月 | 三十三觀音祭
每年一度開扉祕佛「紙繩觀音」。期間可體驗與三十三所巡禮相同功德的「踏砂巡拜」(厄除祈願靈場)、洗心寫經會等。5月初旬舉行 |
|
7月7日〜7月15日 | 盂蘭盆大施餓鬼法會
僅於週日舉行 |
|
8月23日〜8月24日 | 無顎地藏尊延命祭
三體一願地藏尊(大本願守護、水子供養、求子安產)開扉。並舉行千體佛供養。每年8月23、24日舉行,參拜者雲集 |
|
8月24日 | 萬燈會 兒童祭
傍晚舉行 |
|
9月23日 | 道了大權現採燈大護摩供
祈願世界永久和平、人與自然共生的祭典 |
|
9月24日 | 秋彼岸大施餓鬼法會
自創建以來延續的法會。另有寺寶特別展示、住持法話、笛曲・箏曲奉納、弦樂合奏、萩之四季俳句會、露天茶席等 |
|
9月中旬〜9月下旬 | 萩祭・道了祭
萩花盛開之際舉行,多彩活動登場。其中延續百年以上的傳統「子規忌絲瓜供養」,會將入選俳句抄於絲瓜上,供奉於句碑 |
|
12月 第2個星期六 | 大般若會
祈求歲末年初的開運厄除、立春大吉、鎮火防災 |
追尋過去的故事
起源・沿革
奈良時代以來傳承靈驗與信仰的名剎
735年(天平7年),於大坂豐崎之里(今大阪市北區中津),由高僧行基創建的曹洞宗別格地寺院。當時行基在淀川河畔為民眾舉行火葬之際,將群生於此的萩花作為供養花,因而廣植萩花。隨著供奉行基親手雕刻藥師如來為本尊的藥師堂建立,遂以「萩寺藥師堂」之名開啟歷史。自此以來,歷代僧侶守護法燈,作為修行道場,同時也是病癒、身心安寧、求子等祈願之地,深受人們虔誠信仰。進入江戶時代後,成為曹洞宗寺院,萩花作為供養故人的象徵,其美麗風姿更在喜愛風雅的町人間傳為佳話,再度被稱作大坂名所「萩之寺」,廣受人們親近與喜愛。

因中興與信仰深化而成就靜寂與尊信之寺
自高僧行基創建以來,於1804年至1830年的文化文政年間進行了融入禪之精神的中興,使寺院的精神性更臻深厚。同時繼承了大坂「川崎東照宮」,迎來德川家康公長女龜姬所奉之厄除藥師如來、豐臣秀吉公所勸請之道了大權現、後醍醐天皇念持佛「紙繩十一面觀音」、以及自隱岐島傳來的無顎地藏尊,拓展了寺院的價值與信仰的廣度。

近代遷移所帶來的信仰擴展
1912年(大正元年),因阪急電鐵鋪設而遷至現址。同時開啟「西國七福神集印巡禮」,為沿線增添熱鬧氣氛。此外,將新西國靈場的本尊──祕佛「紙繩十一面觀音」睽違650年後得以復原。並自長年締結交流、祈願世界和平與國際佛教興盛的斯里蘭卡迎來阿努拉達普勒佛舍利,使寺院的存在感更加彰顯。
伽藍
祈禱核心所在──本堂「吉祥林・圓通殿」
本堂「吉祥林・圓通殿」蘊含著靜謐與莊嚴,宛如將到訪之人全然包容。堂內安置著1770年(明和7年)由東大寺大佛師・八田定慶所雕造的本尊藥師如來坐像,左右則分別奉祀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大師像,以及守護神伽藍神・招寶七郎大現修理菩薩。此三尊象徵佛教普世教義、禪之精神,以及地域信仰在同一空間中的融合,顯示本堂不僅是禮拜之所,更具深遠意義。此外,本堂亦舉行法會與坐禪會,作為修行場所,為人們提供精神安寧與內省時光。其空間開放,佛像莊嚴的姿態與氛圍,成為人心歸靜之地。本堂的存在,正是「東光院 萩之寺」信仰與靜寂和諧統一的象徵。

作為日常信仰與佛教文化象徵的殿堂
「東照閣佛舍利殿」亦被稱為「無顎地藏堂」,所供奉的無顎地藏尊為祕佛。每月24日是無顎地藏尊的緣日,前來祈求牙痛痊癒、水子供養、求子、良緣、家宅平安等御利益的參拜者絡繹不絕。此外,「三十三觀音堂」內奉有三十三尊觀世音菩薩像,並安置各靈場之砂與圓坐石。參拜者只要巡禮一周,便能獲得與觀音靈場巡禮相同的功德與庇佑。

承載德川遺德的「東照閣佛舍利殿」
東光院 「川崎東照宮」係依據德川第二代將軍秀忠公的旨意所創建,於1873年(明治6年)廢社,其本地堂(相當於寺院本堂)被移築至本寺,成為今日的「東照閣佛舍利殿」。現今殿內供奉佛舍利(釋迦遺骨),作為莊嚴神聖的空間而散發崇高氣韻。寄託和平祈願而奉納的佛舍利,不僅令參訪者深受感動,也傳遞出信仰的厚重與深遠。
廣受喜愛的萩花
隨四季展現不同風貌的境內
以「萩之寺」之名廣為人知,境內所植萩花多達約3,000株。每逢秋季,色彩繽紛的萩花將參道與境內點綴得燦爛奪目,撫慰著來訪人們的心靈。此景不僅是季節性的亮點,更是長年以來深受當地居民與參拜者喜愛的象徵。作為市區內珍貴的自然寶庫,因自然美與歷史背景共存的價值而備受推崇,並經由大阪府民投票,入選「大阪綠地百選」。此外,其意義不僅在於景觀之美,也涵蓋對地方環境保護與文化延續的貢獻。春之櫻花、初夏新綠、秋之萩花、冬之雪景,四季皆有不同姿態,每一次造訪都能感受到境內別樣的風情。這裡既是遠離日常的好去處,也是脫離都市喧囂、感受季節流轉的場所,深受眾人親近與喜愛。

萩花交織而成的參拜者心靈交流
約3,000株的萩花為來訪者帶來療癒與安寧,其花語為「思念」「柔軟的心靈」,與佛教慈悲的教義相互呼應。於9月盛放之時,人們能在自然美景中度過心境平和的片刻。萩花成為引導參拜者精神昇華的自然演出,正是「萩之寺」得名的由來,也是寺院象徵性的景觀。

入選「大阪綠地百選」
為紀念1990年舉辦的「國際花與綠博覽會(簡稱・花之萬博 EXPO'90)」,大阪府選定了100處自然名勝,「東光院 萩之寺」亦名列其中。其價值不僅在於萩花盛放時的絕美景觀,更涵蓋對當地環境保護與文化延續的貢獻。何不於閒暇時前來,享受一段心神安寧的時光。
德川家康公與豐臣秀吉公的足跡
德川家康公與二代將軍秀忠公的淵源
「東照閣佛舍利殿」原為鎮座於今大阪市北區的「川崎東照宮」本地堂(相當於寺院本堂)。其於1617年(元和3年),由大阪城主松平忠明公奉二代將軍德川秀忠公之命創建,當時以名水湧出的景勝地而熱鬧繁盛。後於「大坂(川崎)東照宮」廢社前遷座,將本地堂移築於此。殿內供奉成為東照大權現的德川家康本地佛──厄除藥師如來,顯示德川將軍家與「東光院 萩之寺」之間的精神聯繫,同時也傳達出武家政權與佛教寺院深厚關係的歷史印記。此外,在移築過程中,對於保存與修復皆投注細心,使當時的建築技術與文化財價值得以延續,彰顯其存在感。擁有如此背景的「東光院 萩之寺」,作為政治與宗教、歷史與信仰交錯的場域,至今仍為現代參拜者帶來靜謐的感懷。

由豐臣秀吉公勸請而鎮座的道了大權現
1590年(天正18年)小田原征伐之際,豐臣秀吉公得吉兆夢告,為祈戰勝與大阪繁榮,遂自相模國「大雄山 最乘寺」勸請道了大權現。如今於9月中旬至下旬舉行的「道了祭」,仍深受人們喜愛。「道了大權現堂」則是由小田原藩所捐建於大阪市內的堂宇,於1903年(明治36年)移築至現址。

名將信仰遺跡猶存的境內靜謐
在漫長歷史與多重變遷之中,德川家康公與豐臣秀吉公等名將的足跡仍留存於此。戰國時代,佛教寺院不僅是宗教設施,更被視為精神修養與凝聚地域共同體的重要場所。隨著境內整備與堂宇重建的推進,證明了這段歷史得以傳承,亦使人們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名將們的信仰與此地的深厚連結。
永代供養
貼近時代、不分宗派的永代供養
「東光院 萩之寺」因應少子高齡化、家庭結構的變遷與價值觀的轉變,為近年日益增加的「無繼承者」以及「難以擁有墓地或佛壇」的人們,提供永代供養的服務。寺院遵循自身歷史,不拘泥於宗派,皆可申請。納骨後將持續50年,每月舉行一次誦經供養,由寺方全權管理,讓遠居他地的人們也能感到安心。寺院同時接受生前申請,使人們能在感到未來不安時,依自身意願決定永代供養。供養方式既堅守正統傳統,又不拘泥於形式,能夠靈活因應,兼顧亡者的尊嚴與遺族的心情,並提供多樣選擇。寺院位於大阪市內,鄰近伊丹機場,交通便利,環境清幽,庭園四季皆展現美麗景致,是安葬納骨的理想之地。

多元需求下的豐富供養提案
納骨後,遺骨會先行個別安置一段時間,之後再合祀,並由寺院在春秋彼岸或年忌法會時統一舉行追思儀式。從牌位、遺骨的安置方式到供養的形式,都能依照不同情況與需求進行諮詢並獲得合適建議,讓人倍感安心。對於「墓地距離遙遠」「未來恐難以維持」等困擾,也能因此獲得解決,使家屬能在安穩心境下度過每一天。

在文化財之中,與佛舍利一同安然心靈
隨著將骨灰納入釋迦白佛像守護的吉祥林永代塔,靈位(永代祠堂金位牌)與過去帳(永代祠堂例名簿)也同時被供奉於被指定為豐中市有形文化財的東照閣佛舍利殿。最初會進行50年的供養,其後亦會依據記載故人姓名的過去帳持續供奉,直至永代。這項遵循正統傳統的永代供養,自古以來便引導無數人走向安寧。
介紹寺社境內四季變換的美麗風景,以及大自然的變遷。


綠蔭環抱
清涼怡人的東光院


紅葉與萩花相伴
心境澄靜的秋日時光


新春之光
清麗純淨的冬日景色


- 地址
- 大阪府豊中市南櫻塚1丁目12-7
- 交通
- 【開車】阪神高速11號池田線豐中北IC約5分鐘、名神高速道路豐中IC・中國自動車道中國豐中IC約10分鐘 【電車】阪急電鐵寶塚本線曽根站步行約4分鐘
- 官方網站
- https://www.haginotera.or.jp/
- TEL
- +81-6-6852-3002洽詢時請告知服務人員,您的資訊來源為「旅色」。
- SNS
- FAX
- +81-6-6843-3876
- 營業時間
- 御朱印授與時間:9:30~16:30 ※冬季為9:30~16:00參拜時間:9:00~17:00 ※冬季為9:00~16:30
- 公休日
- 全年無休
- 門票
- 入山志納費:200日圓※活動期間為500日圓
- 停車場
- 5個車位

被春風引領
明媚的萩之寺